- 上一篇: 我用鏡頭捕捉榮辱瞬間
- 下一篇: 少年劉翔的快樂春節(jié)
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動態(tài) >教育時事
知心姐姐送給你——快樂人生50個朋友
很高興,知心姐姐將和大家一起度過春意盎然、鳥語花香的5月。5月的第2個星期天是什么日子?沒有人提醒你,你會記起來嗎?這天是母親節(jié)。
在母親節(jié)到來的時候,別忘了對賜給我們生命、教會我們做人道理、含辛茹苦把我們哺育成人的母親說一句:節(jié)日快樂,永遠年輕! 我永遠愛您!
讓我們學(xué)會感恩。西方有一個感恩節(jié)。那一天,要吃火雞、南瓜餡餅和紅莓果醬;那一天,無論天南地北,再遠的孩子,也要趕回家。世界為什么要有感恩節(jié)呢?因為人需要知恩,更需要感恩。感恩的人多了,施恩的人才會更多,世界才會更美好。所以,今天知心姐姐送給你的人生朋友是——感恩。
知心姐姐
別忘說聲“謝謝你!”
○ 盧 勤
我們的生活中,有句最簡單而有價值的話,就是“謝謝你”!英文中最常用的詞,也是“thank you”(謝謝你)。
“謝謝”不僅僅是禮貌。“謝謝”和愛連在一起,“謝謝”有多少,愛就有多少。
今天,許多父母痛苦地告訴我,他們最傷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謝。孩子們覺得,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(yīng)該的,別人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勞動都理所當然。
一位母親告訴我:陪著5歲的女兒去游泳,女兒在前面走,她拿著大包小包跟在后面,女兒問:“水果帶了嗎?”“牛奶帶了嗎?”當女兒得知媽媽帶的水果是梨時,哭了起來,非要媽媽回去換她愛吃的水果。媽媽說她覺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媽媽,而像孩子的奴隸,女兒從來都是向媽媽提要求,卻從沒說過一句感激的話。
從小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,長大后就是一個自私的人。
不過,知恩圖報會說“謝謝”的孩子還是很多的。我講幾個故事給你聽聽。
有個盲女在媽媽生日那天送給媽媽一份禮物—— 一點一點扎在生日賀卡上的盲文。媽媽看不懂,請人翻譯,那段盲文讓她聽得淚流滿面:“親愛的媽媽,謝謝您把我養(yǎng)大!雖然我看不見您,但我永遠愛您、感謝您——媽媽!”媽媽捧著賀卡哭了。她覺得自己為女兒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有一個七八歲的聾啞女孩,背著書包去上學(xué),在公共汽車上沒站穩(wěn),差點摔倒,一位叔叔看到,急忙上前扶她一把。女孩上了車,剛站穩(wěn)就向這位叔叔打手勢,叔叔不明白是什么意思。叔叔要下車了,女孩連忙跑過去,塞給他一張小字條。下了車,叔叔打開紙條一看,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字:“謝謝,謝謝叔叔!”淚水涌出叔叔的眼眶。
感恩之心、感激之情,就像燃燒的火焰,讓你渴望表達,否則將遺憾終生。
一個山里孩子考上大學(xué),卻因為家里窮,上不起。這時,一個素不相識的外地人無私地資助了他。這個孩子一直想當面說聲“謝謝”,卻始終沒能實現(xiàn)心愿。3年后,他專程按著匯款人地址找到恩人家,萬萬沒想到恩人已在幾天前去世了,臨終前,還給他匯去了最后一筆款……
他含淚在白紙上寫下了一萬個“謝謝”,點燃在恩人墳前……
事業(yè)有成的林先生說他一輩子忘不了老師的三句批評,上小學(xué)時,他是班長。有一個同學(xué)生病了沒來上課。老師讓他去看望這個同學(xué),并告訴他當天的作業(yè),他隨口答應(yīng)了,可是一放學(xué),他光顧著玩,把這件事忘得一干二凈。第二天,老師知道了,把他叫到辦公室,讓他伸出手,用銅尺使勁打了他三下手心,并嚴厲地說,“你昨天答應(yīng)我要去,可你沒去,你不守信用;你是班長,你有責(zé)任關(guān)心同學(xué),你沒去,你不負責(zé)任;同學(xué)有病,你沒把他放在心上,你沒有愛心。今天我要懲罰你,是想讓你記住這樣的人將一事無成!”
“老師的話我記了一輩子,”他動情地說,“長大后,我當上了公司經(jīng)理,一直不敢忘記老師說的話,所以我成功了。我一直想對老師說一聲:老師,謝謝您!可一直沒機會說。”他后來還和《中國少年報》合辦征文比賽,題目是《老師,我要說聲謝謝》,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學(xué)會“謝謝”兩個字,記住老師的恩情。
在隆重的征文頒獎大會上,林先生眼含熱淚對在場的孩子們說:“今天是教師節(jié),我真想對我的老師說一聲:謝謝您,老師!”
場上響起暴風(fēng)雨般的掌聲。我含著眼淚將手中的鮮花送給了他,因為他也說出了我的心里話。
后來,林先生回到故鄉(xiāng)看望小學(xué)老師,想當面謝謝他??墒牵蠋熞呀?jīng)去世了。他來到老師墓前,在墓碑上看到了老師的遺言:
我沒有死我把關(guān)愛別人的方法傳給1000名我的學(xué)生我的學(xué)生將用這個方法來關(guān)愛別人我要休息了我可以休息了。
在這位鄉(xiāng)村小學(xué)老師的墓前,林先生一遍又一遍地說:“謝謝您,老師!”
感謝,就像陽光一樣,給我們帶來溫暖和美麗。
面對恩情,你首先會想到你的父母,只要記住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,真誠地對他們說聲:“我愛你”,不管他們會不會親吻你,理解你,你都會感受到幸福正包圍著你;
面對恩情,你不會忘記你的老師,只要記住老師的教育之恩,永遠地對他們說聲“謝謝你”,不管他們在不在世上,會不會回答你,你都會覺得愛在簇擁著你;
面對恩情,你會想起所有關(guān)心幫助過你的人,只要記住他們的知遇之恩,及時地說聲“謝謝你”,不管他們是不是還記得你,你的心里都不會留下什么遺憾。
記住,任何時候都別忘了說聲“謝謝你”!
讓孩子感覺“有人愛我”
北京四中的張馳,22歲已經(jīng)是英國劍橋大學(xué)最年輕的中國籍博士生了。他的父母認為,張馳最大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,是他對父母、朋友,對北京、對祖國有一種感恩報孝的愛心。
張馳的媽媽杜娟英是北京實驗二小的老師,她特別注意對孩子情感的培養(yǎng),提醒孩子注意感受周圍人對他付出的愛。
鄰居家住著一對生活清貧的老兩口。為了省電費,他們晚上不怎么開燈,很早就睡覺了。
一天晚上,張馳的父母去夜大上課,把年幼的張馳一個人留在家里?;貋頃r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老奶奶家的燈開著。聽見院門響,問明是他倆回來,老奶奶就把燈關(guān)了。
媽媽問兒子:“張馳,你想想,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,奶奶的燈為什么亮著?”
張馳說:“噢,那是奶奶為我壯膽呢!”
媽媽又提醒他:“奶奶沒有說‘我可給你壯膽呢,我可是開著燈呢,我可為了你多花錢了’,對別人的愛應(yīng)該是默默地奉獻。”
從那以后,張馳學(xué)會體味別人對他的關(guān)愛,盡可能地給予回報。他在初一的勞動課上學(xué)會了擦自行車,從此,每次自己過生日,他都會把父母的自行車擦一遍。
張馳的媽媽用老奶奶家的一盞燈,點燃了孩子心中感恩的燈。
人的感覺系統(tǒng)要經(jīng)常使用,不用就會退化。酸、甜、苦、辣都是人感覺出來的,人沒了感覺,生活會變得多么無味!愛的感覺也需要培養(yǎng),從點點滴滴去培養(yǎng),因為最感人的愛往往就像人們最需要的空氣一樣,無色無味,看不見,摸不著。而一旦有能力從細微之處感受到“有人愛我”,那做人與作為都將是最有品味、最有情趣的。
版權(quán)寧德師范學(xué)院附屬小學(xué)所有 備案號:閩ICP備16026840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