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版美術美術教材五年級下冊第10課 教學設計
生命的甘露
寧德師院附小 羅曦
一、教材分析
水是最常見的物質形態(tài),生命的甘露雨霧冰雪,江河湖海,到處都有它的身影。魚兒離不開水,花兒離不開露,人類每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(yǎng)。生命的甘露在太空中觀看,地球也被蔚藍色的海水包裹著,美麗,神奇。生命的甘露而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幾乎都是水做的。水不僅是生命的源泉,它還是生命的甘露。沒有了水,生命就會終結。
在此背景下編寫《生命的甘露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。
本課生命的甘露為單元課。在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,并安排有兩個必須的學習活動。第一部分是讓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水的認識:離開了水就離開了生命,生命的甘露水并不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。第二個部分是對水的雨形態(tài)的審美與表現(xiàn),并安排有畫雨景的學習活動。第三個部分是讓學生以實際行動愛護和珍惜水資源,做環(huán)保衛(wèi)士,安排有設計制作招貼畫的學習活動。三個部分相輔相承,前后貫通。有了深入的認識和感受就會有強烈的愿望:既然生命離不開水,我們就要保護好水。
教材生命的甘露在呈現(xiàn)上是按以上內在聯(lián)系而合理安排的。體例上有三種形式:1.最具視覺沖擊的照片(直接、明白)。2.學生作業(yè)(不同樣式的參考)。3.前導語和提示(啟迪思考)。不同形式力求體現(xiàn)出水對于生命的重要以及保護水資源的迫切,有利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。
本課是圍繞畫雨景的主題而展開的。為了從情景進入,教材選用了《多彩的雨季》(蘇林重攝)和《都市雨景》(平龍畫),雨意濃重,情景交融。意在引導學生去欣賞、體會雨的清新和美麗。另外三幅學生作業(yè)分別選用了不同的畫雨方法表現(xiàn)人在雨中行的生活場景,較好地表達了作者對下雨的好感和愉快。雨中上學的情景,有自己撐傘的,有穿雨衣騎單車的,人物表現(xiàn)得生動充分,表達出對雨的高興,也是學生都有過的體驗。教材中特意安排了畫雨的小訓練,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,完全能取得學習好效果。
教學目標
1、回顧水對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,珍視生命之水。
2、學習嘗試多種方法表現(xiàn)雨景。
3、養(yǎng)成學生在生活中關心水資源、節(jié)約用水的好習慣。
教學重點:
1、引導學生體驗欣賞雨的清新美麗。
2、掌握表現(xiàn)雨的繪畫方法。
教學過程:
一、情境導入:
(老師穿雨衣、雨鞋、撐雨傘,踏進教室)。
師:同學們,當你看到羅老師這身“裝備”想到了什么?
生:(雨、雨天、雨中情景)
引導:景物是怎樣的,人物是怎樣的?
二、揭示課題:
是的,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探討的話題《在雨中……》
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?yōu)榱朔乐贡挥炅軡褚挛铮闳砦溲b起來。水是最常見的物質形態(tài),下雨是自然現(xiàn)象,在雨天里有人憂傷,有人欣喜,就像課前大家欣賞的美國歌舞劇《雨中曲》男主人公欣喜若狂“戲雨”的情景。
三、啟發(fā)談話:
(春)師:雨是豐富的,當他還在春天的懷抱里雨點會是?(生:……)
在空中(生: )在地上(生: )
四、互動體驗,(教師拿噴水壺演示,讓學生感受細雨蒙蒙)
師:這便是文學家朱自清筆下的春雨,象牛毛、象花針、細細地斜織著。
(夏)師:雨是調皮的,當他在夏天的熱浪中常常臉一黑,烏云密布下起大雨,雨點會?(生:……)在地上形成了什么?(教師示范,學生表演臺風夾著雨……)太陽雨
(秋)師:到了秋天,雨變得清麗、惆悵,他在秋天的涼風中斜掛在窗邊,秋風一吹(師在玻璃上示范,生感受)怎樣?
(生:滑落下來,透過這樣的車窗,景物變得?(生:……)
師:而雨在冬日的嚴寒中會是夾著雪_____________(示范灑鹽)像是炸開的水晶花。
2、總結:多有趣的雨景啊,讓我們翻開課文再收集幾種有趣的方法吧。
五、欣賞讀圖。
師:通過欣賞分析課文,你有什么收獲?
生:……
師:小結:
1、介紹畫雨的表現(xiàn)方法:勾法、刷法、刮法、蠟筆水彩。
2、教師讓學生嘗試各種方法。
師:哦,原來雨是有情緒的、有色彩的,讓我們來看看畫家是怎樣表達雨景的。
1、大師作品。
2、兒童作品。
六、自主嘗試。
師:好了,現(xiàn)在請大家拿出作品,給你擁有的習作添上雨中情景。
七、總結延伸。
![](http://gd-mingte.com/uploadfiles/yishutiandi/2011-6/2011061010262984763.jpg)
![](http://gd-mingte.com/uploadfiles/yishutiandi/2011-6/2011061010262136587.jpg)
[羅曦老師專題講座《“夢”開始的地方——你準備好了嗎?》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