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游戲貫穿教學還孩子快樂童年
重慶市沙坪區(qū)第一實驗小學 劉沙娟
如果教師能把學習變成樂事,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知識,教學效果必然大大提高。同時也還了孩子一個真正快樂的童年。暑假期間,我留心收集了一些游戲。現(xiàn)在開學快兩個月了,在實踐中,我又創(chuàng)編了一些實用的小游戲。孩子們整日在“游戲王國”里,覺得快樂無比!
一、課前品嘗“游戲點心”,輕松愉快激活思維
讓孩子們在課前幾分鐘做做滲透著練習的游戲,品嘗一下小小的“游戲點心”,既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活他們的思維,使舊知得到鞏固與積累,又可以喚起他們強烈的學習需要,使其進入積極主動的狀態(tài),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1.快樂列車。
在學習新課前,有一個檢查復習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我將有關的拼音卡片或生字卡片發(fā)到學生手里。讓他們在音樂聲中傳遞卡片,開動“快樂列車”,音樂停止時,手拿卡片的孩子就要站起來教大家讀那個音節(jié)或生字。不會讀可以請其他同學來幫助。這樣,孩子既復習鞏固了知識,又找到了學習上互助的伙伴。不知不覺中,孩子們都興奮起來,思維漸漸被激活。
2.猜猜看。
在課前幾分鐘的“游戲點心”中,有一道是孩子們百玩不厭的,那就是“猜猜看”,比如昨天剛學完ang、eng、ing、ong,今天課前幾分鐘,就可以叫幾個孩子到講臺上來。拿出昨天學的這四個韻母的卡片,放一張在其中一個孩子的腦后,讓孩子猜是這四個韻母中的哪一個。在猜之前,下面的孩子把這四個韻母都念一遍作為提示。如果他說對了,下面的孩子就沖他豎大拇指,他就可以繼續(xù)留在臺上;如果猜錯了呢,他就得回到座位。這個游戲讓孩子在玩耍中記憶了先前學過的拼音、字詞,心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,接下來的學習會更加努力。
3.搓與拍。
“搓與拍”是課前游戲中較難的一個,但它卻是孩子們的最愛。在這個游戲中,他們既要動口,動手,還要動腦。具體操作是這樣的:全班分為四個大組,每個大組輪流做手上動作。一個組做時,其他大組同時發(fā)令,齊念口訣——“左手搓,右手拍,左手右手一起來;左手拍,右手搓,動作協(xié)調(diào)快樂多。”做動作的那個大組手上動作必須和所念口訣相符,不符者就要表演讀一首學過的兒歌。如此輪流,笑聲伴隨著游戲,既積累了兒歌,又訓練了動手能力。
課前幾分鐘,時間短暫,但意義重大。一個好的開始會顯著提高一節(jié)課的效率。有趣的“游戲小點心”,常常讓孩子在品味甜美的同時,心理得到滿足,興趣得到提高。
二、課中暢游“游戲世界”,積極主動學習新知
課前游戲結束了,要想讓孩子持久地集中注意力,保持旺盛的求知欲,教師必須變換各種形式,為孩子在課堂創(chuàng)設一個五彩繽紛的“游戲世界”,使孩子的興奮與抑制處于不斷變換中,這樣的課堂教學動靜結合,既有節(jié)奏,又有樂趣。
1.猜字謎。
這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游戲形式,可以出現(xiàn)在初識生字時,如要學“雨”字了,教師可以讓孩子猜一猜“千條線,萬條線,落在水里看不見”指的是什么?也可以出現(xiàn)在記憶生字時,如記“岸”字,教師可以打字謎:“山下有家廠,廠里的干部在干活”。字謎還可以讓孩子動腦筋創(chuàng)編,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意識。“猜字謎”作為一種古老的游戲,合理地運用在教學中,不僅能使孩子在愉悅的游戲環(huán)境中有效地學習。新知識,還能讓學生從中發(fā)現(xiàn)知識的規(guī)律性,促進科學記憶的發(fā)展。
2.我會拼。
一年級上冊一共要學習400個漢字,平均每課十個左右。學了生字,一般需要當堂鞏固。若反復機械地認讀,孩子會越學越無昧,也不易達到記憶的效果,而采用游戲鞏固就不同了。“我會拼”就是一個鞏固記憶生字的好游戲。一般先打亂剛學的生字的順序,由教師隨意選取生字,一個個念出來,孩子們則根據(jù)教師所念漢字的順序,邊讀邊用自己的字卡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,如“拱橋”“加減號”“問號”“花朵”等。孩子們玩這個游戲時興趣濃厚,拼出的圖形豐富多彩。歡聲笑語問,既記憶了新知識,又培養(yǎng)了個性化思維,發(fā)展了智力。
3.拾貝殼。
課堂中,當堂鞏固生字或音節(jié),還有一種游戲,叫“抬貝殼”,很受孩子歡迎,也可以變通一下,叫做“摘蘋果”“釣魚”“采蘑菇”或“摘星星”。即在學完生字后,教師即興在黑板上畫滿形狀不同、顏色各異的貝殼,每個貝殼中間都寫著一個生字。上臺拾貝殼的孩子必須大聲教臺下的孩子讀那個字,讀對了,得到大家的掌聲;讀錯了,就請自己的朋友幫忙。每當做這個游戲時,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,上臺領讀的聲音是那樣的響亮清楚,神情是那樣的幸福和滿足。游戲不但成功地再現(xiàn)了新知,鞏固了所學,而且培養(yǎng)了孩子當眾說話的能力和審美的意識。
4.回家。
一年級識字多,寫字是一項重要的任務。但字一多,時間一長,許多孩子寫字就不認真了。怎樣讓孩子把枯燥的寫字練習視為樂事,持之以恒地寫好字呢?我設計了“回家”游戲。每當寫字時,我就說:“生字娃娃玩累了,誰愿意送他們回家?”孩子們馬上就會天真地回答:“我愿意。”這時,教師就可以提出要求:“快看看書上,生字娃娃的每一部分在哪里,要把娃娃擺在家的正中間他才舒服呢!比比誰擺得最好看!讓生字娃娃最滿意。”對寫得好的孩子,要及時給予表揚;寫得不好的,也要及時糾正。這樣一來,寫字就不再是單純的練習了,而成為了孩子自愿承擔的任務,培養(yǎng)了孩子的責任感。
課堂中可以開展的游戲還有許多,如“打靶”“穿衣戴巾”“對口令”“送信”等。在游戲中學習,孩子全身心地投入,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學習的真正主人。
三、課后進入“游戲樂園”,生動有趣復習舊知
記憶規(guī)律告訴我們,如果不在盡量短的時間內(nèi),重現(xiàn)舊知,復習當天學過的內(nèi)容,知識就會遺忘。因此,有些教師給孩子布置了許多作業(yè),反復抄寫,但孩子們并不喜歡,這樣操作往往事倍功半。如果轉變一下觀念,讓孩子們在“游戲樂園”中鞏固舊知,效果則會大相徑庭。
1.闖關。
在操場上畫一個螺旋型,外不封口,圓心為城堡中心,攻城的人以占領中心為贏。這個游戲適合學生課后做一個小結鞏固復習。具體玩法是,分成兩組,一組攻城,一組守城。攻城向圓心進發(fā),途中和對方相遇,對方出示一組拼音卡片請您讀,讀得正確者通行,繼續(xù)前行,不正確者返回,再派另一名學生來,直到占領圓心為止就算取得了勝利。這種游戲不需要教師在場,學生們可以自己安排,課間可以玩,放學后在院子里也可以玩,操作性很強。這種復習舊知的方式,孩子們是相當喜歡的。
2.唱歌。
就是把本組學的音節(jié)或漢字,編成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,可以是音樂課上學的歌,也可以是孩子們生活中熟唱的歌,比如d、t、n、l,教過這課的教師大都會說順口溜,孩子們也會編出許多不同的來,我們不妨利用這個順口溜:
1 3 5 5|6 6 5 0|1 3 5 5|4 4 2 0|1 3 5 5|
小熊敲鼓 d d d, 小魚跳舞 t t t , 一個門 洞
i .i 6 5 6|5 3 2 2 |1―――||
n n n,一根 小棍 l l l。
下課后,孩子們唱著唱著,就記住了知識。這種方式不限時間和空間,又把音樂融入了語文學科。
3.游戲。
記得小時候經(jīng)常玩一種游戲叫甲乙,就是分成甲乙兩組,每一組都是以西游記人物大小為序,作戰(zhàn)雙方以最先捉到對方的唐僧為贏。我受到了這個游戲的啟發(fā),在拼音教學中加以很好地運用。比如今天學習了d、t、n、l,我們根據(jù)全班的學生人數(shù)裁出若干小紙片,寫上甲 d(一)甲 t(二)甲 n(三)甲 l(四),乙也如此,后面括號里的數(shù)字表示字母的大小,八個人一組一起玩這個游戲。小紙條寫好后,折成幾折,游戲開始。由任意一個學生把紙條向空中一扔,八個同學每個人揀一張,拿到后打開根據(jù)甲、乙找自己的伙伴。這里的字母“ l”(每一組最小的那個)就相當于唐僧,誰先捉到對方的它誰就算贏。所以在玩當中要選擇一個跑得快的孩子拿著它。其他的人要有意識地保護這個孩子,不讓他被對方的人捉到。拿著第一大的字母的學生要沖鋒陷陣,毫無顧忌地去捉對方的四個人,碰到后,先問對方是什么字母,然后比大小,誰大就能把小的紙片贏走,輸?shù)木屯顺鰬?zhàn)斗,如果兩個人手里的字母是一樣的,那就通過剪子、錘子、布的游戲定輸贏,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游戲。通過教學實踐,我深深地體會到,把游戲貫穿于教學之中,使兒童在快樂中掌握知識,那么求知帶給他的精神上的滿足,就能使他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