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教學教研 >教育隨筆
孩子吵架家長別緊張
一個多月前,四年級某班兩個孩子吵架,孩子倒沒什么,家長卻鬧上了。昨天下午,
這讓我想起了2009年4月份的《南湖晚報》刊登的一則消息:孩子吵架家長互毆,一人眼眶骨折。相信大家看了這個標題,便可以猜出發(fā)生了什么事了。
現(xiàn)在,家長在家里看不到孩子有什么爭吵、打架的行為,這很正常。因為,獨生子在家根本就沒有爭吵的機會與土壤。而作為一個在小學工作30多年的我,尤其是每天面對2000多學生,聽過、見過,間接或直接處理過孩子間相互爭吵甚至打架的事就不算少了。
其實,孩子在同伴群體之中發(fā)生爭執(zhí)、吵架,是很正常的,也是他們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(xiàn)象。再說,現(xiàn)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庭的“特殊人物”,他們往往以我為中心,個性倔強,相當一部分甚至養(yǎng)成不合群、不謙讓、不易接受同伴意見的壞習慣。他們和同伴在一起生活、學習、玩耍,發(fā)生沖突、引發(fā)爭吵是難免的。不過,“童言無忌”,孩子很可貴的就是一般不會記恨對方。在處理學生爭吵甚至打架時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們吵歸吵,鬧歸鬧,打歸打,他們一般不會記仇,沒過多久又和好如初玩在一起了。因此,孩子們在一起玩耍,吵鬧可以說是自然現(xiàn)象,家長一定要心態(tài)平和,不必太緊張,也不要大驚小怪;即使打架,只要沒有什么惡意傷害,家長也應該冷靜面對(第一時間抓緊治療最重要),配合老師處理、教育,切切不宜親自出馬找對方“私了”。 況且,孩子之間的吵架常常是很難明顯地分出誰對誰錯。如果家長介入,非要弄個是非曲直、我對你錯,那就難辦了;如果雙方家長都冷靜對待,換位思考,就容易尋求解決的辦法——關(guān)鍵是讓孩子引以為戒,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從某種意義上說,吵架是孩子們成長中的一種經(jīng)歷。家長還是以平常心來對待更好。中國近代教育
(本文曾發(fā)表于《寧德晚報》)
版權(quán)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所有 備案號:閩ICP備16026840號-1